【健康知识宣传】流行性感冒

发布者:黄丽明发布时间:2018-12-06浏览次数:47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病人咳嗽、喷嚏所致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被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污染的物品传播。

临床特点:潜伏期1-3甚至数小时。急起高热(体温38.5℃以上),持续3-4天,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等。

预防控制措施:

1.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

2.大流行期时集体单位应进行医学观察,出现发热症状时应早期隔离。

3.切断传播途径:(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3)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4)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等应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1:100“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或阳光暴晒2小时;(5)患者 寝室、教室、实验室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消毒,每天两次,每次60分钟,连续照射至疫情控制(每台紫外线消毒灯车有效消毒范围4立方)

4.健康教育工作: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