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澳门皇冠举办2021年校级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作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1-04-13      浏览:697

为全面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服务,并在获奖作品中选派优秀选手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赛,学校决定举办2021年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大赛旨在将数字媒体相关技能在大学生群体间进行推广和普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展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良好的学风。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内容分七大类,详见附件2。

二、竞赛组织

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教育科学学院承办,负责大赛的筹备、组织、联络和规则的解释等工作。

三、比赛规则及程序

(一)资格要求

泉州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不限专业)均可报名参赛。

(二)参赛方式

 请将参赛作品以非压缩文件夹形式“参赛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见要求)上传至百度云盘,于5月6日前发送组别、百度云盘永久有效链接及作品联系人电话至组委会邮箱:1036584627@qq.com。

文件夹命名格式要求:

每个参赛作品独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内包含①作品(含运行说明);②源文件及素材;③作品信息概要表(见附件1);④作品演示视频。文件夹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联系人姓名+组别,组别为专业组或非专业组。

(三)比赛方式

参赛者按照主题分类要求自行完成作品,并录制作品演示视频;参赛者需要按照参赛形式要求归档作品、源文件、作品演示视频等。

届时由大赛评委将根据上传至百度云盘的参赛作品、作品演示视频及相关文档进行线上评定。

(四)奖项设置

大赛分别按专业组和普通组类进行作品评选;一等奖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 10%;二等奖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20%;三等奖约为参赛作品总数的30%;优秀奖若干名。

(五)联系方式

人:郝乃文 19833679123,龚娇娇18184230312

报名参赛邮箱:1036584627@qq.com

 

附件1.数字媒体科技作品信息概要表

2.数字媒体科技作品主题分类

 

                 泉州师范学院教务处

                          2021年4月13日 

 

 

 

 

 

 

 

 泉州师范学院教务处          2021413印发

 

附件1

2021年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作大赛

作品信息概要表

组   别

 

作品名称

 

作品大类

 

作品小类

 

联系人

 

手机号

 

指导老师

 

作品简介(100字以内)

 

 

作品类型

□内容创新 □创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用户细分创新 □技术创新

□应用场景创新 □技术优化 ■其他创新:                   

创新描述(100字以内):

 

 

特别说明(100字以内,希望评审专家了解的其他重要信息):

 

 

作者及其分工比例(作者按实际成员数填写,项目名称可调整填写工作量百分比)

项目

填写姓名1

填写姓名2

填写姓名3

填写姓名4

填写姓名5

组织协调

%

%

%

%

%

作品创意

%

%

%

%

%

竞品分析

%

%

%

%

%

方案设计

%

%

%

%

%

技术实现

%

%

%

%

%

文献阅读

%

%

%

%

%

产品测试

%

%

%

%

%

指导教师作用: 

□宣讲通知 □后勤支持 □技术支持 □组织协调  □创意支持

■其他:                     

续前表:

制作平台

□Windows □Linux □macos ■其他:                     

运行平台

□Windows □Linux □macos □iOS □Android ■其他:                  

制作工具

主要媒体制作软件或开发平台

参考作品(前3项)

1、                                                                           

2、                                                                           

3、                                                                           

提交内容

□素材压缩包 □演示视频 □演示PPT □工程文件 □成品文件

■其他:                          

云盘提交文件(可增加或减少行数)

(根据作品类型调整,包括作品文件、素材文件、程序文档、测试报告、安装配置说明等)

下述文件下载测试状态:□全部下载测试 □部分下载测试 □未下载测试

序号

文件名

功能描述

版权状态

1. 

 

 

□自制 □获得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2. 

 

 

□自制 □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3. 

 

 

□自制 □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4. 

 

 

□自制 □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5. 

 

 

□自制 □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6. 

 

 

□自制 □授权

□开源 □未知版权

特别申明:

本表内容是参赛内容组成部分,务必真实填写,否则将导致终止本作品参加比赛。

填写说明:

1、 所有□可根据需要变化为■(软键盘输入);

2、  “作者及其分工比例”中的“填写姓名1”等,修改为作者具体姓名;

3、 “资源来源”是包括开源软件、开源算法、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来源。


附件2

数字媒体科技作品主题分类

一、大赛作品内容分类

2021年大赛作品内容共分7大类(组),分设:

1.信息可视化设计。

2.数媒静态设计(普通组)。

3.数媒静态设计(专业组)。

4.数媒动漫与短片(普通组)。

5.数媒动漫与短片(专业组)。

6.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普通组)。

7.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

二、组别说明

数媒各大类参赛作品参赛时,按普通组与专业组分别进行。界定数媒类作品专业组的专业清单(参考教育部2020年发布新专业目录),具体包括:

(1)计算机类: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080912T 新媒体技术、080913T电影制作、080916T虚拟现实技术

(2)新闻传播学类:050302 广播电视学、050303广告学、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050307T数字出版

(3)设计学类: 130501 艺术设计学、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503环境设计、130504 产品设计、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6 公共艺术、130507 工艺美术、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130509T 艺术与科技、130511T 新媒体艺术、130512T 包装设计

(4)教育学类:040105 艺术教育

(5)建筑类:082801 建筑学、082802 城乡规划、082803 风景园林、082805T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082806T城市设计

(6)林学类:090502 园林

(7) 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3 电影学、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30310 动画、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130312T 影视技术

(8)美术学类:130401 美术学、 130402 绘画、130403雕塑、130404摄影、130405T 书法学、130406T 中国画、130408TK 跨媒体艺术、130410T 漫画

(9)机械类:080205工业设计

注: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三、大赛内容分类及说明

1. 信息可视化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说明:

(1)信息可视化设计侧重用视觉化的方式,归纳和表现信息与数据的内在联系、模式和结构。

(2)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地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

(5)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开源软件或数据分析工具等实现的可视化作品。

(6)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而且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进行说明,并提供源文件。该类别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设计思想与现实意义。数据可视化作品还需说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提交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录屏等。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大类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赛区每小类作品数量,由各省级赛区组委会或省级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2. 数媒静态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

(2)环境设计。

(3)产品设计。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3. 数媒静态设计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

(2)环境设计。

(3)产品设计。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4. 数媒动漫与短片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4)动画。

(5)新媒体漫画。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拍摄的反映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9)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5.数媒动漫与短片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4)动画。

(5)新媒体漫画。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拍摄的反映人文、历史、景观和文化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9)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0)每位作者在本大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11)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2)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3)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6. 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

包括以下小类:

(1)游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作品,是利用VR、AR、MR、XR、AI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7. 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游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冰雪运动、冬季体育运动和中华古代体育运动相关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冬奥会运动项目、奥运文化和知识。

(2)游戏设计作品的内容包括游戏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关卡设计、交互设计,是能体现反映主题,具有一定完整度的游戏作品。

(3)交互媒体设计,是利用各种数字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借助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语音、图像、体感等各种手段,与作品实现动态交互。作品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静态版式设计。

(4)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作品,是利用VR、AR、MR、XR、AI等各种虚拟交互技术创作的围绕主题的作品。作品具有较强的视效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作品交互性。

(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前面“一、说明”中第2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7)本大类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每位作者在本类(组)只能提交1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9)每位指导教师,在本大类全国决赛中不能指导多于3件作品,每小类不能指导多于2件作品,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

(10)每件作品答辩时(含视频答辩),作者的作品介绍时长应不超过10分钟。

(11)每校参加省级复赛作品每小类数量,由各省级赛组委会或省级赛直报赛区自行规定。本大类(组)每校最终入围国赛决赛作品不多于3件。

四、参赛作品相关要求

1.所有类别、所有小类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须为作者原创,如果和已发表、展出、获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2.无论何时,参赛作品一经发现有涉及重复参赛、剽窃抄袭等违规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若已获奖,则取消该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