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走进泉州师范学院

发布者:查双兴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10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走进泉州师范学院


20241030日到111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走进泉州师范学院活动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杨昔阳教授主持,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南音学院相关师生近百人现场聆听。中国图形图像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多位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进行报告

首先,西北大学的耿国华教授发表了主题为《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耿教授是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资深学者,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曾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发表160余篇高水平论文。他的报告重点讨论了文物快速采集、破损文物虚拟修复、古人面貌虚拟复原以及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如何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再现历史场景,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随后,西南大学的陈善雄教授带来了题为《古籍文档智能处理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陈教授是计算机图像技术专家,深耕古籍文档的结构分析、识别和修复研究,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在报告中,陈教授展示了他在古籍修复和风格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如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古籍文档的自动化结构分析和修复,为古籍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最后,陕西师范大学的孙增国副教授发表了主题为《书画文物的数字化修复及活化研究》的报告。孙教授在书画文物的智能修复与活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担任陕西师范大学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已在相关领域发表60余篇高水平论文。他在报告中介绍了书法和山水画的智能生成技术、古画的修复技术,以及基于VR的沉浸式展示与活化技术,展示了如何通过现代技术让书画文物焕发新的生机。

在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学者们与泉州师范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南音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进行了专题讨论。专家们就南音的数字化存档、教学传播及VR展示等多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提升南音的传承与推广效果,促进南音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此次研讨会通过专家报告和南音专题交流,为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为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实践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