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反腐新闻,让我们不禁质疑一些媒体反腐败报道的态度和做法。先是安徽宣城市委副书记杨枫因贪污被判10年,《宣城原市委副书记用MBA管理情妇》、《省委副书记与市委副书记共用情妇》等报道随之而出。时隔不久,安徽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尚军(女)也因经济问题被法院立案审理,“以色换权”的报道接踵而至。这两起“贪官案”在一些媒体报道中,不见了“贪”,而是表现出相同的“色”。因为“色”,一夜之间,贪官仿佛摇身变为爆料不断的明星,于是乎,一些很有“挖掘”能力的记者们也改头换面,成了手执放大器、显微镜的狗仔队。 色诱、以色换权、首席情妇……一时间,生动展现贪官色欲生活的文章和新词层出不穷,描述之精彩,几乎让我们忘记了那些人本来是贪官,而仅仅把他们当作了色情故事的主人公。详细如小说的尚军“以色换权”的故事,已被实地调查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证实为假;至于杨枫的“MBA管理情妇”,据了解,杨枫并没有在北京行政学院进修过MBA。 早些时候,澳门皇冠贪官的报道往往尖刻、犀利,贪官一出,媒体直指要害,百姓拍手称快。百姓喜欢看各色各样的贪官落马,喜欢抒发贪官被惩治后的一种“替天行道”般的豪迈情怀。社会也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慷慨一气,在贪官周围造一个气势汹汹的围墙,让他们无缝可钻。对于媒体来说,无论是贪官们的腐败事实,还是澳门皇冠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这些都大有可谈。 但是,时下在一些媒体、记者的眼里,贪官怎么贪、如何反贪彷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的私生活。因为有了这样的媒体和记者,高官的日常生活不再私密,他们的私生活都被有声有色甚至莫须有地“报道”出来。顾左右而言“色”,就是不愿意言“贪”。如此以来,本来是严肃的反腐报道,却成了一场情色故事会。不知道这样的所谓新闻,是娱乐了百姓,还是娱乐了这个社会? 真实、客观地披露腐败事实,反映腐败现象,是对公众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新闻媒体应该恪守的原则。抓住某些官员的蛛丝马迹大肆渲染,既违反了媒体基本的新闻真实性的底线,也把严肃的反贪话题娱乐化了,低俗化了。 当然,媒体报道需要离受众近些,需要跟上百姓的需求。用通俗的手法,揭露贪官的腐化生活,有其反面警示意义,但是通俗不等于低俗,媒体在报道中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应该做到“俗”之有度。
|
| |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21日 出处:法制网 作者: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