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6-28浏览次数:216

吴爱英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法治环境,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

   

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法制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夯实牢固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影响和谐稳定的一些因素依然存在。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彰显法治权威,使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秩序,依法行使职权,依法化解纠纷,依法维护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澳门皇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紧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法治既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推进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依法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努力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切实把“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进一步推进宪法的学习宣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把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作为“五五”普法的首要任务。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基本原则等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尤其要推进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忠实执行宪法,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宪法、贯彻执行宪法和维护宪法权威的氛围。

    进一步推进有关规范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要着眼于促进科学发展,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等,积极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管理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深入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加强与奥运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进一步推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要着眼于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加强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制宣传,促进依法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激发人民群众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劳动争议、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承包地流转、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要着眼于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以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偷税骗税,整顿规范建筑、文化出版和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促进执法和司法部门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调节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新特点,积极宣传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经济贸易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企业和有关部门解决贸易摩擦、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进一步推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要着眼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宣传基层民主自治、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法律法规。既要注重有关民事、刑事实体法的宣传教育,也要重视程序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促进执法和司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学习宣传物权法。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3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对学习宣传物权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物权法的学习宣传纳入“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宣传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入宣传物权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内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和正确行使财产权利的物权观念,为实施物权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要着眼于服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继续推进依法治省(市、区)工作,继续推进部门和行业依法治理,继续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把“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作为深化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方案,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深化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等基层依法治理。继续推进“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诚信守法企业”等基层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依法治理。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普法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公民,同时,要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五五”普法规划确定,在推进全民普法过程中,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实施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务求取得实效。要通过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民普法不断深入。要把开展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及时运用到全民普法工作中去。要充分发挥重点对象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倡导重点对象在加强自身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风尚的形成。

   

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

    要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法律需求的新变化,积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工作理念。法制宣传教育理念创新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前提。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依靠人民群众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为群众服务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要进一步强化培育法治精神的理念,把培育法治精神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重视法律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重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积极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公民崇尚法治、维护法治权威的法治精神。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引导公民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守法纪、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创新工作制度。要认真总结法制宣传教育的成功经验,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动普法工作。及时修订和出台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的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制度、检查督促制度、工作激励制度和地方普法依法治理经费保障制度等。研究制定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标准及实施办法。积极推动地方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制定和完善,促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创新工作方式。在认真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善于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实践进行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国家法制建设的各环节,让群众了解立法、司法、执法程序,把法制建设的过程变成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教育,选择一些重大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释法,阐释法律知识,警示违法后果,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善于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善于发挥法制文艺的功能,创作出澳门皇冠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作品,使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要坚持“三贴近”原则,紧密围绕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工作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是深化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五五”普法工作的创新。要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促进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活动,引导公民依法参与社会事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继续组织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围绕宣传主题,突出当地特色,提高宣传效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注重实际效果,切实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防止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当前,“五五”普法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积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全国普法办主任、司法部部长)

《求是》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