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来不得形式主义

时间:2018-09-13浏览:524

来源:中国文明网

  近年来,随着理想信念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红色资源也越来越多地被开发,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地方在开展红色教育时变了味走了样、不入脑不入心,甚至敷衍了事,形式大过内容。前往红色圣地或场馆,本是为了学习历史、缅怀先烈,汲取营养、坚定信仰,因此,不能弄虚作假,来不得形式主义!

革命摇篮井冈山 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


红色教育不能“走过场”

有的地方开展红色教育就是到现场横幅一拉、党旗一摇,姿势摆好、照片一发,就算“学习”了。

  红色教育作为一项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来不得虚招假式,必须实打实地开展好,倘若走偏,对受教育者毫无益处。这种只求留影留念而不求入脑入心的做法,就是把红色教育当成了“到此一游”。人浮于事、走马观花,就是典型的“走过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红色教育不单单是去教育基地走走,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让自己的心灵受到触动,通过真切的感知,不断增强干好工作的动力。因此,接受红色教育,不妨从端正心态开始,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在看与学中汲取历史营养,提升自我。(评论员:杨玉龙)


红色教育不能庸俗化

有的地方开展红色教育,不讲正史讲野史,不讲高尚讲庸俗,津津乐道于一些“坊间传说”,有些人甚至还扮起了cosplay。

  红色教育缅怀的是革命先烈,汲取的是精神营养,传承的是红色精神,重在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绝不能把红色教育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教育,更不能套路化、形式化、庸俗化,这样的红色教育少了该有的意义。只有态度上求真务实,行动上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达到缅怀先烈、接受教育的目的。(评论员:吴玲)


红色教育不能变味走调

借红色教育之名,乘机四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

  有些地方把接受红色教育的过程当成了游山玩水、休闲放松,把本来极为严肃的学习教育活动简单化,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有模有样,实际上既不入脑也不入心。这样的红色教育就完全变味了,完全背离了红色教育的初衷,不仅起不到触动灵魂、坚定信念、自觉看齐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助长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这种变了味的学习教育活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评论员:玉刚)


红色教育应持敬畏心


到红色景区接受红色教育,首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看风景。一些受教育者在红色景区学习时,模糊了游览的最终目的,在参观学习时缺乏对革命先烈最基本的敬畏感。红色教育首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而不应强制性的灌输,入耳、入脑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入心,让受教育者真正能与红色文化产生共鸣。(评论员:王静)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出了偏差,行动就会偏离轨道。红色教育中出现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出在思想认识上,一部分人并没有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性。思想不够重视,行动就不会认真,形式主义由此滋生。每个参加红色教育的人都要认真思考:我为了什么而来?我又从中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我要以什么样的态度与行动来接受教育?思想问题解决了,态度端正了,行为自然就到位了。(评论员:练洪洋)


红色教育应具创新性


  红色教育要善于利用不同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国家公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著名抗战遗址等留存于全国各地,要充分依托这些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形式。红色教育基地要着重强化自身的教育功能,多开展一些互动性活动,增强学习教育过程的现场感,让学员对烽火岁月有更切身的体会,更强烈的代入感。(评论员:王艺凡)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见证,更是让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因此,各地不仅要保护好这些红色资源,而且还要多措并举发挥好这些红色资源的应有作用。红色教育基地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整合拓展出不同形式,再现红色历史、传播红色精神。事实上,红色文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深层次的感召力,只是这种优势必须借助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和符合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评论员: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