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南音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札记 ——探寻非遗,聆听南音

创建者:林华坤发布时间:2018-08-04浏览次数:1394

      714日,我院“传承非遗新生代·南音推广小先锋”暑假社会实践队在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泉港区非遗双创基地(优加众创)的协助下,实地走访了全国文明村界山镇东张村、泉州泉港区工艺美术研究所、南埔镇惠屿岛、台城香肠坊。在一天的参观和学习当中,我院师生以实践学习、服务地方为重点,在泉港开展为期一周的海丝非遗双创共建活动,通过校地共建,建立社会实践和双向服务协作关系,共同推动了非遗双创人才培养。

参观全国文明村界山镇东山村

14日上午,我院师生团队整装前往全国文明村界山镇东山村。在界山镇东山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东山村的民风民俗。据悉,界山镇东山村与利农农业公司合作,建成3200亩现代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辣椒、番茄、西兰花等九大类20多个蔬菜品种。泉州泉港区工艺美术研究所也所处在界山镇东山村内,在泉港区非遗双创基地(优加众创)的工作人员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里面的作品技艺基础深厚,思想性艺术性突出,既有传统文化精髓,又显现现代艺术风貌,体现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创新,彰显鲜明的个人风格。本次参观带给师院师生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是泉港区工艺美术创作水平的展示,将进一步鼓励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村长带领泉师师生参观村庄

  

村长与泉师师生一起观看东山村纪录片

  

参观泉州泉港区工艺美术研究所

 

参观南埔镇惠屿岛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的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 这座隐坐在古老泉州最北端的魅力乡村海岛,与大海朝夕相伴,与海鸟日夜相栖,这里山林茂密,沙滩干净,海水碧蓝,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海岛气息,它面积约2平方公里,比鼓浪屿略大,有人称它是“泉州的鼓浪屿”。近年来,惠屿岛声名远播,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而惠屿岛的海岛经济也搞得红红火火。惠屿岛四面环海,与大陆相隔4公里,岛上天然的巨石矗立,野生植物茂密,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人多长寿,岛上85岁以上的老人数目可观。岛上的生活用品全由渡船送过来,有网箱养鱼和海带、海砺、江蓠菜的养殖。岛上的耕地大约只有90亩。种的是地瓜与花生,这里饲养的黑山羊也算是一道景观。2008年,该岛用电量达到75万千瓦时,并且建成了一座小型的造船厂,如今的惠屿已发展成为集海产品养殖、休闲旅游的现代化海岛。

参观惠屿岛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台城香肠坊

当天下午,我院师生参加了台城香肠坊,领略到了泉港区现代化经济发展技术的飞快进步,现代化的设施和技艺与传统手工艺巧妙结合。这正像是南音传承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一天的走访、参观、教学、表演,实践队员在泉港地区深受非遗双创共建文化的熏陶,年轻的南音学子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本日的非遗项目实地田野采风,同学们感触颇深,并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年轻一代肩负使命,而作为南音的习得者和传承者,我们更是身负重任。”

 

音舞南音学子给台城香肠坊学员教授南音小乐器

  

音舞南音学子表演南音《风打梨》

 

参加百姓大舞台·南音汇演-泉港海丝非遗双创共建活动

714日晚,本次活动由泉州市泉港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共同主办,承办单位有泉港区文化馆、泉港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协会、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泉港区非遗双创基地(优加众创)举办的百姓大舞台·南音汇演-泉港海丝非遗双创共建活动成功举行。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晓莹老师与泉港文化馆馆长黄嘉辉,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颁发泉港区南音外聘兼职教师聘书。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晓莹老师与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老师互赠锦旗,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赠送光碟于泉州文化馆馆长。

泉港文化馆馆长和泉师音舞团委副书记共同为泉师音舞学生颁发泉港区南音外聘聘书

  

泉师音舞团委副书记刘晓莹老师与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老师互赠锦旗

  

晚会表演中,除了常见的南音名曲《直入花园》、《去秦邦》、《元宵十五》,南音名谱《梅花操》外,此处演出还有许多创新之处,例如:嗳仔指合奏《风打梨》上四管由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和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学院师生各出四管演奏,下四管由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代表演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泉港之行中南音与南嗳共同表演,这在南音演出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一直在勇于创新,在保留原有南音的韵味中一直有新的尝试。洞箫独奏《绿野仙踪》中,配有“乐器之王”美称的钢琴一起倾情演奏,这不仅是一大创新也体现了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对南音学子的培养一直都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仅仅只是学习南音知识,只要是澳门皇冠音乐的知识都在慢慢渗透,让南音学子能够在毕业以后成为全面的一名教师。单箫独拍《鱼沉雁杳》中,体现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南音学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南音经典曲目《三千两金》集体合唱,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全体学员一起演唱,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与泉港区南音传承中心学院各派学生为其演奏,看着台上的南音学员集体演唱,感受到了南音的魅力和南音的感染力,因为南音所以各个年龄阶段的大家聚集在一起演出,这是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晚会的精彩演绎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获得现场观众纷纷点赞,既展现出我院学生扎实的专业水平,又让观众深切感受了中华传统之美的震撼。

 

嗳仔指合奏《风打梨》

  

洞箫独奏《绿野仙踪》

  

单箫独拍《鱼沉》

  

名谱《梅花操》

  

集体合唱《三千两金》

  

南音古朴优雅、清丽委婉,以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2006年,泉州南音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南音是民族音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在国外被誉为东方古典音乐的珍品,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泉师音舞师生合影留念

  

南音从清末传到台湾至今,遍布在台南古城、彰化鹿港等地,已有近300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南音本、硕专业人才培养独一无二,一直致力于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工作,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与普及。“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南音研究中心”获批福建省首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音文化传承”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南音与基本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团队。